一輛嶄新的家用轎車,應該散發(fā)著什么樣的氣味?
從健康和舒適度角度講,應該是沒有氣味。
“但沒有氣味的車,顧客會覺得不是新車呀。”去年我們去德國做技術交流的時候,當時陪同我們的是一位業(yè)內專家,他笑著說,“有的廠家會特地噴進去一點氣味,讓顧客感到這是一輛嶄新的,帶著新車氣味的‘新車’。”
“新車氣味是什么氣味呢?”
“呃……
經過無數(shù)鼻子的實驗,馬尿味兒是的……
大家覺得那就是新車座椅該有的味兒。”
……
對于歐洲汽車廠商來說,汽車行業(yè)的車內氣味一直是很重要的課題。新材料研發(fā)、新車型研發(fā)、新車下線,總要有一批“鼻子靈敏”的氣味評價工程師親自聞味兒、評價——廠商叫他們“鼻子”。
2017年11月,在歐洲車輛排放和室內空氣質量研討會上,奧地利V&F公司展示了它們的“離子分子反應質譜儀(IMR-MS)”技術,該設備能代替“鼻子”,對車內空氣氣味等級進行客觀評價。
歐洲廠商反應熱烈,紛紛邀請V&F公司前往測試。
IMR-MS的工作原理是:用氙(Xe)、氪(Kr)、汞(Hg)做為離子源,與被測樣品的氣體分子發(fā)生碰撞,做電荷交換,使樣品氣體分子成為帶電離子,通過檢測帶電離子的強度,確定被測樣品的氣體分子濃度。
這個方法能夠準確反映整車及零部件的揮發(fā)性有機物排放特征,其中包含對氣味有貢獻的上百種氣體成分,并且涵蓋了VIAQ法規(guī)GB 27630中要求檢測的苯,甲苯,二甲苯,乙苯,苯乙烯,甲醛,乙醛。
終于有靠譜技術終結“鼻子聞味兒”的野蠻歷史了,汽車車內空氣氣味評價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數(shù)字時代。
北京帕莫瑞科技有限公司是V&F公司在中國區(qū)的*代理商,不客氣地說,國內廠商的氣味評價客觀化工作,要比歐洲同行早開展2-3年。在這次會議之前,國內多個主機廠及第三方檢測機構都已經用我們提供的IMR-MS設備進行了對比和驗證測試。我們依據(jù)國內下線整車開發(fā)的氣味評價算法模型,已經由V&F集成到自己的設備中,在歐洲推廣銷售。
IMR-MS使用時,儀器通過采樣管線抽取密閉車內空氣10-20L,空氣自動進入儀器的檢測室,5-10分鐘后,給出氣體成分與濃度。
帕莫瑞科技開發(fā)的氣味評價算法模型,能基于上述數(shù)據(jù),進行氣味評級、氣味溯源,同時給出氣味改善建議。該算法模型基于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,不受原材料類型限制,同一模型可以適用于所有廠商所有原材料氣味評級。
IMR-MS可移動,操作簡便,即插即用,適用所有品牌和車型。設備出廠時配初始算法模型,適用范圍基本囊括國內主流整車及零部件,如廠商有特殊要求,可補充樣品,模型將對結果進行自動修正,也可委托帕莫瑞科技對模型加以改善。
設備在使用期間,一年需維護1-2次,更換一些消耗品。設備壽命20年以上,價格在300-500萬元。